正文内容

16年院刊——(二)新闻热点

  时间:2016-06-18 12:10:13


反腐倡廉,餐饮业的波动

姜苏洋

与互联网企业不同,餐饮企业受时代的变动波动较小,不会出现时代顶尖企业瞬间易主的情况。但是反腐倡廉对于定位高端餐企的波动不容小觑。

国内声势浩大的反腐行动自2012年11月启动,为严惩腐败浪费及公款送礼消费等不正之风,中央自2012年出台了多项政策规定,这项规定难免对

国内商品零售业和餐饮业的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据统计,在反腐败行动中,餐饮业受到的打击最大,中国餐饮业收入由2012年平均每月同比增长

13.55%,降至2013年的9.07%,今年以来略微反弹增至10.65%。

在大形势下,中央“反腐败、反三公”的政令会毫不动摇地执行下去,仰赖公款消费的高端餐饮业将难以维持,风光不在,图存转型乃大势所趋。

一.反腐倡廉对餐饮业营销方向的影响

“在公款消费受到一定限制的时候,餐饮的形式还是大家主要的交际方式,原来是比较大方的公款消费变成了相对较小的朋友的聚会形式,这个

产业并没有因为这个政策走向消亡而是用新的方式焕发了新的活力”。银联智策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萌在“清数银联智策指数”发布会上作出了上

述表示。赵萌在以餐饮指数为案例进行解读时表示,银联智策餐饮服务指数在2012年到2013年确实有一个落差,这与八项规定公布之后对餐饮业造成

的影响有关。不过,在金额下降的同时,指数也呈现了乐观的发展态势——交易指数一直在上升。照此趋势发展,餐饮业的交易总数将会恢复并超越

之前的发展水平。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餐桌是一个重要的商务交流平台,很多高端餐饮消费并不是在于吃,而是谈事情。就好像对于学校附近的咖啡厅来说,

咖啡厅可以没有最好喝的咖啡,但是要有一个相对适合谈话约会或者学习看书的环境,再或者一些主题咖啡厅,要的更是一种娱乐方式。所以对于这

些依然坚持高端消费的餐饮企业来说,更加优良的环境,更加私人定制的服务,更加保密安全的餐厅将成为另一个发展方向。高端餐饮业依然会存在,

一些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并有针对性的企业仍然能够继续开拓高端市场。

二.反腐倡廉对餐饮业在营销转型的影响

在提倡反腐倡廉之前,政务费资本的增加是高端餐饮业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如今政务需求受到抑制使高端餐饮的业务量也急剧下滑。此外,

高端餐饮较一般餐饮店面装潢、人工成本及租金均较高,所以在运营成本高、企业外部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这些大饭店的生存能力较弱,许多没

来得及转型的企业为了维持原样一直在亏损或者已经坚持不下来面临倒闭。不过很显然,幸存下来的高端市场短期内不可能再定位于政务类消费了。

民以食为天,而餐饮行业这个经济环境因此可选择转型的方向很多,因为餐饮面对所有人群,就好比一个人可以一年去一次娱乐场所,三年买一

件新衣服,但是一天三顿饭是必须要吃的,所以餐饮行业转型选择较多,改变的方式也比灵活。高端餐饮市场风向在变,重新定位是不二选择。告别

高端,转攻中低端,取消最低消费和包厢费,走亲民路线或许应该是现阶段维持高端餐饮企业生存发展的最好办法吧。

餐饮行业的利润点不仅仅在菜品上,某种意义上讲,酒水的利润点大于菜品本身,所以反腐倡廉之风影响的还有酒企。因此,餐企对酒水板块的

调整也备受关注。“禁酒令”的推出,政务接待禁用白酒的规定令整个白酒销售遭受重创,与之相关的政务餐饮消费的利润也受到影响。据悉,受影

响的高端餐饮企业中近50%及时调整了经营战略,不断创新菜品,开发地方菜、家常菜和特色小吃,推出平价菜、特价菜,吸引大众消费;近40%的企

业在进行市场研究,预计未来半年将是关键调整期。

中国的餐饮业是市场化非常完善的行业,中国餐饮业的就餐人数和消费水平提高还是大势所趋。不可否认,高端消费者中公款消费占有很大比例,

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举措见效,抑制住一部分奢侈消费的现象。但是,餐饮业中大众消费的层次也很丰富,既有中低端,也有高

端,高端餐饮企业转型,根据自身的硬件、软件和特点,找到新的目标群体定位是积极的尝试。

结语:

反对高档宴请或将打破高端餐饮业的现有格局。一方面,此次高端餐饮业的危机主要是限制三公消费政策所致,所以定位不同的高端餐厅市场表

现也不同,定位商务宴请和个人消费的高档餐饮在这次危机中受影响较小,行业排名有望靠前;另一方面,影响较大的高端餐饮业若能及时改变经营

战略也将能保住既有的行业排名。

虽然高端餐饮整体增速放缓,但仍然会保持一定的速度发展,未来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它作为一种传统习惯,短时间内还不会有一个比较大的

衰落。由于需求巨大,虽然可能由于没有公款吃喝的肆无忌惮,但是金字塔的顶尖依然有那么一群锦衣玉食注重生活品质的人存在,所以高端餐饮遇

到的困难很可能只是暂时的,它在整个餐饮业当中的重要地位恐怕还难以动摇。

政府部门提倡节约的本质是为了杜绝公款消费和浪费,而不是不让消费。因此,市场经济下,不以公款消费的人群对高端餐饮仍有需求权和获取

权。反腐倡廉政策,受到影响的餐饮业不光是高端餐饮企业,更是原来被划分格局明显的餐饮定位,好比说原来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由于高端餐

饮的线被破转弯与专门面向大众方向餐饮企业分一杯羹,消费群体数量是固定的,但是竞争者数量增加,这样对于餐饮行业来讲,就要求餐企有更高

的质量和更棒的营销模式了,不得不提,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如何会利用人群剥夺更多眼球也是平民餐企要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思维与新媒体未来

姜苏洋

谈起新媒体,我认为不得不从互联网思维说起。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了,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

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新媒体也正基于此为根基爆炸式发展至今。

360的董事长总结的互联网思维四大特点: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颠覆式的创新。新媒体既然是互联网的产物,新媒体之所以

能超越传统媒体,正是因为她更重视用户本身,强调体验,相对免费,切传播信息更宽更广更创新;所以新媒体未来与这些关键词的关系也十分密

切。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体验感不同的视频播放客户端、功能不同各式各样的app、应运而生的各种网络订阅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了,而用户的口味也越来越挑,他们会选择更适合他们的产品,而这也就使得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便民;相应的对技术要求也更高

了。那么以下由我来粗浅的预测一下新媒体的未来。

新媒体最大的优势还在于他本身技术特别灵活,可以巧妙的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超链接等技术结合到一个页面,获取信息更加方便,

那么媒体融合就是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向之一。这样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

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新媒体如今的发展肯定离不开笔记本和智能手机这些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而基于用户体验和方便快捷,各大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微信公共平

台及客户端,方便用户在想要获取信息的时候能够立即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在线。移动新媒体发展的主线就是谁能够帮助用户能够更低成本,更高

效、更快速地获得他想要的信息,同时在这个过程里面更快速、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分享信息。微博类的社交媒体在我国将获得快速发展;手机视

频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而手机视频的迅猛发展,将为移动新媒体监管带来更多严峻的考验。

互联网思维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互联网让人们表达、表现自己成为可能。这种给用户表达交流的机会也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比如腾讯、微

信、新浪、人人这些社交平台随着它的快速成长,影响力迅速扩张,让人心生警惕。通过社交微博网站,商业公司不但可以收集用户的手机号、MSN

账号等普通信息,还可以通过分析网民发布的博客、帖子、同学群体等,推测出用户的消费倾向、个人婚姻情况、工作情况等十分隐私的信息。而

这些数据是大数据时代很重要的一个利润点。就好像掌握了人们的喜好趋势,某个需要它的企业就可以以此开展一个新的项目,这也是腾讯和阿里

巴巴一直努力在抢用户群的一个原因点。

新媒体不论怎么发展也始终无法取缔传统媒体的存在,但是可以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传统媒体的发展。而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可能离开新闻,新媒体

将很大程度的作为这些新闻传播媒介。中国网络媒体不仅在表达民意方面进一步继续其“草根”媒体的角色,而且其强大的传播功能在重大事件和重

大主题的新闻传播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新媒体如今发展已经非常爆炸,但新媒体的发展并没有因此发展到高峰,因为对于新媒体来讲,还有更广阔的未来等着新媒体去发展。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预测分析

李昊琳

2015年年内,中国5次降准、降息以提振经济下行,实际利率由正转负,货币政策由稳健趋向于宽松。央行货币供应量不断宽松,而市场货币流动

性却明显不足。而同时政府也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发行专项债券,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盘活资金等措施。时之年末,十三五规划已出,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也召开在即,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未来我们的宏观政策会如何调控经济运行?

一、《中国经济蓝图》释放的信号

李克强总理11月为《经济学人》撰写《中国经济的蓝图》的文章,主要论述了2016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结构性改革

文章指出,本届政府之所以没有推行量化宽松和竞争性贬值,是因为按现在的经济体量,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是不可持续的,“我们作出了

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抉择”。

结构性改革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新热词,也渗透于整个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外需转内需、投资转消费、制造业转服务业、生产要素调

整、国有企业所有制引入民营资本、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等。经过2年的改革推进,结构性调整的进程还在继续,成效逐渐显现。

关键词:两大经济增长引擎

文章指出两大经济增长引擎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要通过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尽快构建起一个大幅度增加创

新驱动和消费拉动力的可持续增长新模式,更加关注社会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的企业达到1.16万户,平均每分钟诞生8家公司,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创业潮了。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商事登记

制度改革等为市场主体营造适合创新创业的环境,释放增长潜力。

关键词:服务业、制造业

文章指出中国每年的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长,消费对GDP的贡献也达到60%,消费升级也伴随着强劲增长。“简而言

之,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中国经济正在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朝着更多立足内需和创新拉动的方向发展”。

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共包括24条措施,提出消费升级重点领

域和方向,主要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

文中还提到“中国规模庞大的工业部门仍是我们增长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努力推动“中国制造”更上层楼,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等举措”。“中国制造2025”方案圈定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作为未来十年中国需要着

力研发的领域。“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方案也逐步进入实施。

关键词:国际合作

在产能升级和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国际合作被赋予了新关注度。无论是产能出海还是资本对外输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联系显示出越来越密切

的关系,而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生活在光大法证中国际的数十亿人民还没有享受到大规模工业化和良好基础设施便利”,“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而“他们的需求是

巨大的,但由于缺乏资金和负担得起的装备和技术,这些需求还打程度上被抑制了。

二、2015年宏观经济内忧外患

纵使总理为《经济学人》撰文描绘的中国经济蓝图看上去很美好,同时围绕着这4个关键词的宏观调控行为也稳步有序的推进着,可是回顾2015年,

展望2016年,中国经济仍旧步履艰难。

2015年以来,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遭遇诸多挑战:从宏观上看,经济增速下滑、地方财政收支也不乐观;从微观上看,传统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不仅没有得到好转,反而继续延续回落态势;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实体去库存化任务仍然艰巨;货币政策也未能按预期,市场货币供应宽裕流动性却明显不

足。

而这一年海外市场上风起云涌,全球经济还未复苏却已面临新一轮的衰退。美联储九年来首次准备加息预示着全球央行货币政策背离现象正在日益加

深,从而导致全球经济秩序出现重大的不平衡,美元的上涨带来的是下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重心回归至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持续下行,

资本大量外流,同时汇率稳定面临严峻挑战;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回到十年前的水平,部分先行指标甚至跌至2001年的水平,大宗商品熊途仍漫漫;地缘政治风

险是今年最大的威胁,局部争端越来越激烈,特别是中东地区从未停止过动荡,经济风险正与地缘政治风险日益纠结缠绕在一起,直至成为一个谁也解不开

的死结。

三、2016年宏观政策前瞻

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16年的经济发展形势备受期待。从11月10号到18号,前后9天,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成为中国经济

领域最火热的词汇。供给侧改革是否会成为明年政策调控的依据呢?

整理以往国际经验来看:为了解决经济滞涨和结构性调整,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均采用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及结构性改革。当前中国的经济虽然没有

进入滞涨,但是结构性问题不亚于当年的英美。中国的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总资产中,国有控股占比高达37%,但是其效率却比私营企业差很多,可是国有

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却比民营企业容易很多。

随着宏观经济增长的持续下行,我们可以认为明年中国的政策取向应该会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宽松仍然是2016年货币政策

的主调,并不可能像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那样大幅紧缩货币,毕竟我们面对的通缩压力并未得到缓解,但是降息空间不大,央行会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组

合以利率、汇率和结构性工具为主,总量工具为辅。而财政政策将会配合金融助资政策用来继续培养和发展新的支柱行业及产业升级,同时降低企业成本费

用的开支。

企业成本费用开支优先次序是:原材料、燃动力、工资、基本的管理费用、税收、利息、折旧、企业利润。而当企业面临经营危机时,首先减少利润、

利息、税收和折旧支出。如果市场需求继续萎缩,企业可能连工资发放都不能继续,也没有资金购买原材料和燃动力,企业经营将无法持续。为了防止大量

失业,政府势必会对扶持企业适当减税,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以增加个人收入。